找到相关内容334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家业与道业

    :“……是我往昔无数劫中,弃本从末,流浪诸有,多起冤憎,违害无限,今虽,是我宿殃,恶业果熟……”,所以要“甘心甘受,都冤诉”,才能解冤释结。   俗话说:“夫妻是前缘,善缘、恶缘,无缘不合;...最好的休歇处。经常诵读《金刚经》,并思惟“住生心”和“缘起性空”的道理,体解一切苦痛皆由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四相而起,烦恼瞬间就转为菩提;静坐更是每日必行功课,让所有的妄念在出入息间沉淀销融,进入一个...

    传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24881207.html
  • 大乘大义章(问念佛三昧并答)

    。神通之会,自非实相,则有往来。往则是经表之谈,非三昧意,后何以为通?又《般舟经》云:“有三事得定,一谓持戒,二谓大功德,三谓佛威神。”为是定中之佛?外来之佛?若是定中之佛,则是我想之所立,还出于...问,断诸疑网;二者虽神通,常修念阿弥陀等现在诸佛,心住一处,即得见佛,请问所疑;三者学习念佛,或以离欲,或未离欲,或见佛像,或见生身,或见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佛。是三种定,皆名念佛三昧,其实不同者。得...

    慧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10283763.html
  • 问念佛三昧并答慧远法师问鸠摩罗什答

    之会。自非实相。则有往来。往则是经表之谈。非三昧意。后何以为通。又般若经云。有三事得定。一谓持戒。二谓大功德。三谓佛威神。为是定中之佛。外来之佛。若是定中之佛。则是我想之所立。还出于我了。若是定外之佛。则是梦表之圣人。然则成会之表。不专在内。不得令闻于梦明矣。念佛三昧法法为尔不。二三之说。竟何所从也   什答。见佛三昧有三种。一者菩萨或得天眼天耳。或飞到十方佛所。见佛难问。断诸疑网。二者虽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686341.html
  • 三坛大戒的起源发展与传授——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(六)

    告毕。二坛传戒仪式则必须在戒坛举行,先由教授师检验衣钵,然后次第询问十三重难,十六轻遮,若者,才可正式登坛受戒。受戒之时,十师依次登坛就座,传戒和尚即为诸沙弥明授戒体法,次依白四羯磨的仪式,为诸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01890696.html
  • 梵网经古迹记卷上(2)

    求非梵行。菩萨见已作意思惟。勿令彼恚多生非福。若随其欲便得自在。方便安处种善舍恶住慈愍心行非梵行。虽习如是秽染之法。而多生功德。出家不尔。护声闻故。言违犯性门者。如经淫因淫业淫法淫缘。且...非道想。及疑皆成重。若与境合入如毛头。即成究竟。若为怨逼开与境合。禁其受乐。今菩萨戒虽不乐欲。烦恼所制生乐。言结成罪门者。如经而菩萨至波罗夷罪。对正结罪故。净法与人者。菩萨应以离欲法门施与众生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4661869.html
  • 八关斋戒的内容

    ,分别六句:  (1)有虫有虫想,根本小可悔罪。  (2)有虫有虫疑,亦根本小可悔罪。  (3)虫有虫想,方便小可悔罪。  (4)虫有虫疑,亦方便小可悔罪。  (5)有虫虫想,。  (6)虫想,。  另外,不得打人,不得打畜生乃至虫蚁,有心打者皆得罪。  (四)三种意业的杀戒:  (1)贪欲而杀:为贪肉食的美味,为贪因杀生贩卖而得的利润,为贪因杀生而得的代价或报酬。  (2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852003.html
  • 佛开许的身口七支开缘之善法

    意乐,若善若不善,一切成妙善,以意自在故。”《菩萨戒二十颂》云:“具足悲心与慈心,及善心者悉。”宗喀巴大师说:“心善地道亦贤善,心恶地道亦恶劣,一切依赖于自心,故应精勤修善心。”宁玛巴大成就者无畏持...,自己怀着善心或记心,不间杂恼恨。又因为没有其它方便可得,所以深生惭愧。由这样的因缘,虽然杀了那个恶人,但不违犯菩萨戒,反而能引生很多功德。   二、不与取开缘。如果菩萨看到国王大臣等暴恶成性,对...

    大法王白玛旺甲 造 堪布益西彭措 译

    |戒律|开缘|善巧|方便|菩萨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2/2033084582.html
  • 归心篇

    便生非毁。且学者之不勤,岂教者之为过?俗僧之学经、律,何异士人之学《诗》、《礼》?以《诗》、《礼》之教,格朝廷之士,略全行者。以经律之禁,格出家之辈,而独贵哉?且阙行之臣,犹求禄位;毁禁之侣,何惭...国有增减,星进退,灾祥祸福,就中不差。悬象之大,列星之夥,何为分野,止系中国?昴为旄头,匈奴之次。西胡、东夷、彫题、交趾,独弃之乎?以此而求,迄了者。岂得以人事寻常,抑必宇宙之外乎?  凡人所信,...

    颜之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2745214.html
  • 略谈禅宗

    。多起冤憎违害无限。今虽是我宿殃恶业果熟。非天非人所能见与。甘心忍受都冤诉。”经云:“逢苦不忧。何以故?识达故。”此心生时与理相应。体冤进道故,说言报冤行。  (2)随缘行,众生无我,缘业所转,...,释“即心即佛”:“前念不生即心,后念不灭即佛。”在《坛经》里头,处处可见。  慧能在东山法门“即心是佛”、“心外佛,佛外无心”的基础上,提出“顿悟菩提”、“见性成佛”,努力拉近人与佛之间的距离,如...

    张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2046245.html
  • 灯前禅影(八)

    灯前禅影(八)报怨与随缘 王开府 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88.1.30  达摩禅法在“行入”的部分,提出报怨行、随缘行、所求行、称法行等四行。现在先谈报怨行与随缘行。《楞伽师资记》引录“报怨行”如下文:  云何报怨行?修道行人,若受苦时,当自念言:我从往昔,无数劫中,弃本逐末,流浪诸有,多报怨憎,违害无限。今虽,是我宿殃,恶业果熟,非天非人,所能见与,甘心忍受,都怨诉。经云: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0347133.html